《日常生活手札》2021對於愛的反思

photo by unsplash

愛因斯坦寫給女兒的一封信說到:⁣

「此力量包容並主宰其他一切,他存在於宇宙中的一切現象背後,然而人類還沒有認識到他。⁣

這個宇宙的力量就是『愛』。」⁣

愛是無限大,他X任何東西都可以無限大。⁣

這是我在2021常常在思索的課題,也是我最大的收穫。前幾天跟教官聊到:你認為有沒有無條件的付出這件事情?他認為有,而且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而且那個東西就是利他,而利他就是愛。我們會因為自我滿足而去做某件事情,但同時我們也會因為他人的利益而去做某些事情,這是純粹的想為他人好,這是一種自我產生的滿足感。⁣

我反思了一下,這不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最需要的熱情嗎?工作雖然很苦很累,但當你發現你所做的事情是有辦法對別人做出貢獻,你會覺得辛苦好像值得;為什麼當你在跟一個人吵架的時候,你想想對方的好,你突然就不這麼生氣了?因為對方的好讓你有了繼續愛對方的力量,他讓人類開始合作、開始互助而能持續壯大。⁣

最近讀到「富蘭克林自傳」說到:⁣

「他可以對一個自負的人包容,倘若這個可以讓他當作是慰藉,並感謝上帝的話,那麼這跟自命不凡不一樣。」⁣

很自負、自我的人對我來說一直是很難接受的人,我想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情形常常發生在溝通上,或許也是因為過去接受的打罵教育讓我對這樣的人更加的反感,但這句話讓我開始思索, 如果這樣可以讓你感覺好一點,好吧,那我願意退一步。這裡先不要考慮奴不奴性的問題,而是愛(利他),能不能讓人更有前進的力量?書中有提到一個故事,富蘭克林過去在印刷廠工作的時候雖然跟工人們處得不好,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仍然為他們解決,最後他成為工人們景仰的人,我想這也是一種愛。⁣

我不認為23歲的我已經理解愛這件事的本質,仍然會在自我跟利他之間拉扯,但我相信每個人內心都有這股力量,一股持續讓人們持續前進的力量,我希望2022也能因為愛,而一點一滴改善自己的生活。⁣

《日常生活手札》自媒體培養心法

公司是一種品牌,自媒體也是一種品牌。你需要產品,你也需要行銷,只是你的產品變成了你在網路上發布的內容,文章、影音、podcast、社群媒體貼文等等,但這些內容要怎麼來?今天我就來分享我自己經營自媒體上的一些想法。

在自媒體盛行的潮流之下,每個人都有機會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只要你願意出來分享你的熱情、知識,你就能成為自己的產品。他可以是你的生活日常、你家的阿貓阿狗、知識分享、笑話大師,你不一定要很有料,只要能跟某部分的觀眾有所連結,分享你的熱情,你就有機會累積粉絲,但首先,你必須先找出你對什麼事情有感覺。

感受生活

從生活找到你的內容。我自己本身是很喜歡故事的人,有時候我走在路上看到某個路人,我會開始好奇他的人生究竟是怎麼樣子?也因為這樣,我很喜歡認識新朋友,在2019年的時候我到了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當個交換學生,這是寫文章的開始。在這7個月的時間我在歐洲到處旅行,給自己一個期許就是不要害怕害怕認識新朋友,所以我玩過couch surfing,睡過不同人的家裡,在路上跟別人搭話,得到了很多的文化衝擊,而我的初衷不過也就是把這些感動記錄下來。回到經營自媒體,你必須找到感動你的東西是什麼,今天你可以什麼都不要帶走,就記住這個,這個是經營自媒體上面最重要的核心,

當然,有些人文章寫的好看,有的卻寫的平淡無奇?為什麼?重點就是那個故事,一個有故事的內容勝過其他任何的點綴。在《暢完一人公司裡面》這本書裡面有提到個例子,你信不信你沒有任何剪輯的技巧,但你跟大家講鬼故事還是會有人想來聽,因為他是一個故事,故事可以牽動人的情緒。學習說故事的方法很多,但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拆解,去拆解別人的故事,思考某篇文章,某支影片為什麼會讓你感動,然後運用在自己的身上。我自己在拍影片的時候也會嘗試去拆解別人的影片,比如說我要拍一支餐廳的影片,那我會去yt搜尋其他我覺得拍很好的影片,可能是他的故事很好,可能是他的燈光運用很好,我都會把這些當作是我接下來的養分。

簡化知識

用別人聽得懂的方式去說。我很喜歡一句話:「行銷就是簡化知識」,為什麼影片跟圖片永遠大於文字?因為他們易於人們吸收,人們幾乎不用什麼動腦就有辦法理解。我自己的部落格上也有在寫讀書心得,每篇都是寫的跟寫的要參加作文比賽一樣長,然後就把它全部放在ig上,更重要的是,我一開始根本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我認為,只要我維持初衷,就會吸引越來越多人來看。

直到有一天,我在ig上滑啊滑,看到其他也是在寫讀書心得的自媒體,而且文章也是落落長的那種,我直接在1秒鐘之內把它滑掉,然後,我就震驚了,我自己連看都不想看。對,ig是人們拿來娛樂的東西,你寫這麼長又難懂是要給誰看?當然這不是要大家放棄寫自己熱愛的東西,而是你要想著該用什麼方法去呈現,其他人比較好吸收?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思維過程都寫出來,如果你不能精煉出重點給你的觀眾,那麼他們就去看書就好了是吧?在這當中很棒的一件事,是你也會漸漸學會萃取重點的能力,再來不要害怕把東西展現給其他人。

你還要學會厚臉皮的心態。臉皮要怎麼厚起來?就是你不要把別人的話太往心裡去,簡單來說就是你不要玻璃心。我之前有上過一堂課叫做消費者行為,課堂上你必須實際去做問卷調查,所以我們就在大街小巷上到處搭訕別人,一開始大家都是硬著頭皮上,畢竟學生很少去做過這種類似業務的工作,像那種理都不理的我們就覺得很難過,但在問過幾十個、幾百個之後,你開始意識到,對,這很正常,沒有人有義務要停下來聽你講話,但你還是會持續問,總會有幾個願意停下來聽你講話。回到自媒體經營也是一樣,你把內容發出去,總會有人覺得好覺得壞,壞的我們自己反思,不要太玻璃心,反思就是讓你成長最好的時機,那好的我們就欣然接受,這也是讓你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最後,初衷才是走下去的關鍵。在流量不如預期,在內容受到批評的時候你很容易灰心喪志,你可能會想說我的東西根本就沒人在看,但你必須要記住一件事,你就是因為當初單純的快樂才開始分享,我就是熱愛不同人的人生故事才開始寫文章,我就是喜歡閱讀帶給我成長的感覺才開始寫書評,所以,記得把這個初心放在自己。

《日常生活手札》計劃不如預期怎麼辦?學學旅人的彈性

「欸你那個什麼時候可以給我?」

「其他部門那邊還沒好,可能要再給我一些時間。」職場上應該很常遇到突發狀況,導致不能在進度上

這時候你要怎麼辦?你自己急真的也是沒用,不如讓事情都可以保留一些彈性。

我自己在經營迴傳影像的時候,難免會有作品delay的狀況發生,可能是因為技術上的問題、溝通上的問題,甚至是黑天鵝,導致沒辦法在進度上,這很正常,畢竟我們不是機器人。但這通常會讓習慣按照計畫走的人產生焦慮感,例如我,其實倒也是害怕自己對事情失去掌控感,我想這也是之前在荷蘭嘗試大麻後沒有很享受的原因吧(笑

這樣的情況到也像是你規劃了某個旅遊景點,到了現場才發現他關門大吉,這時你會怎麼辦?

「好吧!這裡不行,那不然其他地方走走。」這就是旅人的彈性

雖然大家說沒逛到這裡就等於白來,但思考一下,其實來旅遊背後的目的不就是想要讓自己感官有些新的體驗嗎?為什麼非得這個景點不可?恣意在附近走走看看,穿梭在你平常可能不會想進去的大街小巷,找間轉角的麵店坐下來品嚐,這不也是新的體驗嗎?

假如事情不在計畫上,那你可以想一下你需要每件事情都在計畫上的目的是什麼?倒也不是叫你凡事就隨緣,而是當你了解背後原因是「想要確保自己是在進步」,那我能做些什麼是讓自己依然在進步的這條路上?

或者你是因為上司的壓力必須在時限內出貨,背後的目的是要處理上司的壓力,那麼去試著思考如何向上司還有供應商表達你的難處,嘗試去溝通,這不是也是往正確的方向在走嗎?

留學考試不小心失常怎麼辦?沒考到我就不能出去國外唸書?如果背後目的是想體驗外國教育,那麼網路的線上課程或許是不錯的方式;如果說你想體驗沈浸在外國文化的感覺,在國內結交外國朋友也足夠讓你變得international了。

所以下次如果計畫不如預期,或許可以告訴自己

「好吧,不然我先……」人生嘛,給自己多點彈性。

《日常生活手札》5000年的經典還真是經典啊

最近看到「讀懂一本書」裡面提到,其實很多西方書裡面的概念都是來自東方的概念。

一看我開始感興趣了。平常都看的書多半是國外的翻譯書,所以選書幾乎很少會讀到所謂東方經典,一方面認為過時了,幾千年前的東西現在怎麼可能用的上,另一方面,我想就是些許的崇洋媚外吧。但古代流傳到現在仍然有人在研讀的書,你說他能沒有價值嗎?這些歷久彌新的書或許才是最接近世界本質的道理。

「先從《論語》開始看看吧!」當然我需要些白話文翻譯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經常學習,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學習本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社會上怎麼會把人搞的學習是件苦差事呢?人生來就有求知的慾望,找到答案,內心富足愉悅。但當你被逼著去學習,身體當然會反抗,被逼著做任何事情,誰都不能享受吧?

我自己是大概在一年多前才慢慢開始體會到學習的美好,開始接觸到課外讀物,開始掌握讀書技巧,漸漸地,思考的角度有在提升,這當中內心充實富足,讀書突然不是件苦差事,而是發自內心的去學習。這就像是你原本不懂籃球怎麼打,等你會投球了、你會運球了,它就突然變好玩了,學習讓你掌握知識,掌握知識,快樂自然就來了。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每天省思自己,工作是否敬業?對朋友是否誠信?知識是否有開始實踐?

反思這個舉動在西方書籍上也存在不少,《創意提問力》當中提醒自己隨時有可能處在錯誤的狀態,所以隨時要反省;《斜槓青年實踐版》當中,告訴我們最好要有寫每週反省日記的習慣。如果能確實做到,德性的提升是早晚的事

孔子所講都為「以仁為本」,也就是關愛他人。所以幫別人做事,你有沒有全心全意的幫別人,答應別人的事情,有沒有搪塞敷衍?想想自己答應別人的事反而會認真做到,如果做不到我不會輕易答應,在這點應該是做得不錯。

對朋友是否誠信?自己不會隨口答應別人,答應了,就會做到。

知識是否開始實踐?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德性實踐在自己身上,才是真的。

《原子習慣》告訴大家,每天一點的進步,長期會產生巨大的複利效應。其實說的也就是實踐,實踐往往是最困難的,因為必須改變自己過去所慣性的思考模式,你需要不斷的提醒自己。

我想最近需要實踐的就是這些經典國學常識,讓自己以古代聖賢的角度去思考,去體會、更接近做人的本質。

《日常生活手札》連續30天錄podcast

「不然我把講話變成是一種習慣好了」

一直以來斷斷續續都有持續在錄BTW PODCAST,某天的心血來潮,我告訴自己,為什麼我不把自己口條練好一點?雖然錄了不下20集,但講話總有某些地方不太順、怪怪的,只能怪罪自己可能腦袋沒有動的這麼快,準備沒有這麼足。

某天滑fb的時候意外地看到,講話其實也是練出來的,你看到厲害的演說家都是經過無數次的練習才有辦法呈現一場激憤人心的演講,你必須要去習慣講話的這個模式。我心想:「不然我把講話變成是一種習慣好了」,自從看了原子習慣這本書之後,有什麼新的習慣想建立都會強迫自己去試做看看30天,在好勝心的驅使之下,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機錄我今天在電子書看到的所見所聞(我知道我都還沒有剪),不需要太多準備,先講就對了,主要是讓自己習慣講話的感覺。

前面幾週依然覺得自己沒什麼長進,其實這樣真的很挫敗,認為自己可能就是不適合講話吧,但打開了notion,看到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月的練習期,好吧,至少撐一個月吧。持續地練習下去之後,突然自己好像有點掌握自己說話的節奏,說不上什麼技巧,但你會知道自己適合這樣的講話速度,思考的速度也跟得上,好像已經漸漸習慣講話這件事情,也讓我在之後club house 當主持人的時候能銜接的更順暢,各位以後聽我podcast的有耳福了(但最近以寫文章為主)。

在這邊分享幾個說話的體悟

  1. 不急著講,想好再講
  2. 當你想講語助詞的時候,讓自己停頓,這不會很奇怪
  3. 用腹式呼吸講話會更有力,也帶來更多自信
  4. 搭配每天meditation,整個人的精神狀況會更加安定

接下來應該會想試看看戒糖30天會怎樣

《日常生活手帳》職場必備邏輯思考5步驟!到底要怎麼邏輯思考啦?

最近在哲學youtuber超級歪的頻道中學到何謂邏輯思考五步驟,分別是

  1. 發現問題
  2. 定義問題
  3. 大膽假設
  4. 套用假設
  5. 小心求證

我個人覺得定義問題是最難的地方,因為一但你定義錯問題的核心,你很可能是往錯誤的方向去進行,所以要如何找到問題的核心?就是運用5why去找到問題的本質,但有時候如果你只是憑空思考,很可能找到錯誤的原因,你要從實際觀察當中去問。

問題的核心有時會出現在人的行為當中。比如說為什麼粉絲團的經營停滯了?你可能會猜測可能是內容不夠有趣,所以你在思考如何增加更多的活動企劃,這可能會有效,但如果妳去實際訪問你的受眾,你或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比如說粉絲原來其實大部分都是喜歡你分享你的生活,貼文反而是其次,所以問題的核心其實是你要怎麼增加自己日常生活的分享?這部分如果想知道更多推薦去看我之前分享過的「厚數據的創新課」,裡面提到「以人為本」的思考學。

所以如何思考問題?我認為可以分成「跟人有關」、「與現象有關」。

人的思考太複雜,在實際人的互動中才能找到問題點。比如說怎樣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客戶?你可能會認為問題的核心是你拜訪的數量要再增加,但實際上你可以去詢問看看之前拒絕你的店家的意見,一樣運用5why去了解當時他們的內在想法,你可能會發現原來是你在拜訪時的用詞沒有這麼吸引人,這時你就發現了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本質。

跟「與現象有關」,這時候就可以用5 why去推理。比如說為什麼這家餐廳生意特別好?因為他們餐點做的好吃。為什麼他們餐點可以這麼好吃?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招牌義大利麵?為什麼他們的義大利麵好吃?因為醬汁是他們的獨門秘方。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獨門秘方?因為他們是經過不斷測試和微調,那麼這家成功的本質就是他們不斷測試獨門秘方的精神。

講到這裡,這只是對「定義問題」的大膽假設,它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套用假設」,用我過去解決問題經驗來套用我的假設。套用假設分別有演繹法和歸納法。

歸納法:用過去觀察到的經驗來歸納總結。比如說:你大膽假設紅燒牛肉麵好吃的關鍵在於豆瓣醬,你也去實際看過每家賣的很好的店家都有這個醬料,那麼我就可以歸納出這是做出好吃牛肉麵的的不二心法(只是舉例XD)。

演繹法:前提必然支持結論。舉例來說煎出一塊好吃牛排的前提是熟度掌握+醬汁,如果少了其中一個我就不能說他是好吃的牛排(牛排熟度沒有控好真的不行)。回到我的問題,找到問題本質的前提是要能解決問題,如果我提出的「與人有關」以及「與現象有關」不能解決問題那就代表是錯誤的。

最後你必須小心求證。求證就是不斷實驗的過程,你要特地製造一個環境去驗證,比如說,你可以把牛排分成「過熟、有醬汁」、「沒那麼熟、有醬汁」、「五分熟、沒醬汁」等等去測試你的假說,答案不會立馬出來,但實驗好玩的地方就在這裡,但當你能夠「自己歸納出一套假說」,背後會帶給你極大的成就感。

「不只是別人告訴你的,而是能從自己的經驗當中推理出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

《日常生活手帳》當金錢抽離你的生活時,你剩下什麼?自己生活充滿幸福感的方法

《台東鹿野高台》與家人朋友共度休閒時光就是件值得感激的事

「感恩是件能量很強大的事情。」

最近在練習感恩,先讓自己每天學會感恩三件事情。

大量的資訊充斥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其實現在人們的生活很容易焦慮。網路瀏覽器一打開,少年得志的例子比比皆是,形成了一種「別人現在這樣,啊我似乎一事無成的感覺」的這種感覺,這種無非是倖存者偏差,造成越來越多人有焦慮感。

過度關注「倖存」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沒有倖存的,進而導致錯誤歸因,認為大家都是因為某種特質而獲得成功。

就像我現在反思,我們看許多成功的名人傳記,都在告訴我們找到自己熱情的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很容易以為要得到成功要的只是熱情,但其實這遠遠不夠,反過來想,那些擁有熱情依然失敗的人呢?或許會找到除了熱情之外還需要運氣、堅韌、生活平衡、處理事情能力等等的特質。

簡言之,本質的問題就是「大家眼中的成功」是這個世代大家過度追求的東西,錢、名聲、地位。或許這句話在每天為生活煩惱的人來說很刺耳,也或許是我沒有體會過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但我始終認為,懂的感激跟知足的人,總會想辦法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能量,我常常在想,當把錢這樣東西從我手中抽離時,我還剩下什麼?你的人際關係呢?你做事情的態度能不能讓你從頭再來呢?

前幾天聽到club house上有個資深業界人士,她說她希望在做每份工作時,離開時,大家的反應會是:「蛤,你要走了喔?」,因為這代表他對別人是有產生正面影響的,你可能在工作時幫助過他,所以他覺得很感激;你可能在自己有好處的時候都會想到其他人,他們覺得你是很貼心的人,這個部分我可能要再努力一下。當然我覺得不要成為為做而做的人,而是在自己真心有餘裕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才會讓你的生活產生更多的幸福感。

最後讓自己感謝三件事情:

  1. 感謝現在這份工作的同事每個人都對我好照顧,事情不會時都會願意不厭其煩的讓我請教,有好康的事情大家也都會分享:)
  2. 感謝自己仍保有對拍攝的熱情,追求影片中的情感是我內心最單純的快樂,在各項技術上面希望自己都能不斷進步
  3. 颱風走了,看到陽光灑進窗台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試著讓自己感謝生活的大小事吧!

每天事情滿滿卻在窮忙嗎?試試看這個時間管理高效法則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一個地球。」

意思表示,你把力氣用對地方,你可以有極大的槓桿效應。80/20法則也告訴我們,大部分的結果,是決定在你做的20%上面,也就是我們一直以來追求的效率。

在「超級思維」這本書告訴我們應該要在生活中盡量以最少的力氣達到最大的效果,當你做的效率沒辦法達到狀態最好的生產力,表示你開始進入了一個負報酬的階段。

前幾天在訪問到一位在荷蘭念研究所的朋友時,他說他認識的幾個荷蘭人真的是效率出眾,當他們認為他們在會議當中意識到自己效率不是這麼好的時候,他們會選擇暫停去休息,而不是待在那邊把方案想出來為止,你可能覺得事情還沒解決就離開很不負責,但值得思考的是,一直埋頭苦幹的方式真的是最有用的方式嗎?

我開始在回想過去的工作模式,在學生時期段考前大家總是埋頭苦讀,總以為花的時間越多你得到的結果就會越好;在職場上的文化也是,盡力把員工工作時間搾的越乾越好;我們都認為,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要花大量時間下去,這沒錯,但不代表你必須毫不間斷的去做這件事情,你可以選擇有效率的完成它。

在「窮查理的普通知識」也有提到,解決問題的時候先以解決大問題為主,不用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光是把重要的幾件事情做到最好就足以帶來一定的效果,比如說你想寫一個文案,你可能把標題跟圖片做好就足以達到增加曝光度的目的;你想要達到運動效果,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或許就足矣帶來效果;一本書記的重點不用太多,記得幾個大重點就足夠你用的了。這樣的好處是你也不會要求自己凡事做到完美,只要確保重要的事執行到就好。

要做到這樣你可以把自己一天做的事情以「緊急重要、不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的方式來分配,並確切了解每件事情「完成的樣子」是什麼樣子,接著限定自己在某段時間內把它完成。

不確定這樣的效果會多大,不過接下來我會來好好尋找自己的生活槓桿,有什麼心得再來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