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企劃》閱讀心得:如何寫出一槍斃命的企劃案?-新瑋的斜槓學院

《精準企劃》閱讀心得:如何寫出一槍斃命的企劃案?

這本書在說什麼?

《精準企劃》的作者梁恩宇是負責韓國許多大企業的資深企劃,包含了LG、抖山集團,鑽研企劃的時間已經超過25年的時間。本書告訴我們所有他自己經歷過、指導過企劃的經驗,以及結合許多企劃者曾踩過的誤區,教你如何寫出一槍斃命的完美企劃!

「所以你的結論是什麼?」

「這樣做真的會成功嗎?」

企劃,生活中到處都是企劃,只要需要點子的地方都會有企劃的存在。你應該有經驗是花了很多時間在構思背景動機目的對策,又或者是你甚至不知道從哪裡起手,腦汁已經榨得一乾二凈,結果老闆一句所以你想要講什麼?把你最後僅存的意志力完全瓦解掉,恨自己為什麼當初不把時間拿來打遊戲就好?竟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卻沒有得到結果,究竟是上位有問題?還是因為你的思考受到了侷限?這本書作者整理出10大企劃訣竅,找出企劃新手最有可能犯的盲點,讓老闆看完只給你一句話:「好,做!」

思考企劃案的第一步,我們就先來講講,怎麼定義問題?

先管把問題確認好

作者提到,很多時候我們做出錯誤決定,不是因為我們不聰明,不是邏輯不正確,而是根本搞錯了問題,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是定義好問題。書中舉了這樣的例子:

有個火車站最近新增了販賣機希望乘客在等待時間因為口渴或是解饞而買飲料,但實施了一段時間卻發現購買率非常低…

為了解決問題,這時第一直覺的想法一定是:要怎麼讓乘客主動購買呢?但實際上訪談過旅客才發現,原來問題是人們擔心火車跑掉而不敢跑去買飲料,所以這時候問題就變成了:「怎樣才能讓乘客不錯過火車?」,方法就是在販賣機上設定火車進站倒數時間,讓乘客可以不擔心火車跑掉,但如果是第一直覺的想法,你可能會希望推出更吸引人的飲料或是不一樣的行銷活動,這時你可能離最本質的問題就越來越遠,但要想找到本質問題,你則必須要親自去體驗。

要避免這樣的問題,作者引用了設計思考的方式:

設計思考流程

同理心:比起坐在辦公室想破頭想不出答案,你必須親自進到使用者的情境,就像產品設計師會親在觀察使用者在使用上遇到什麼困難?進而提出解決辦法。

需求定義: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困難?使用者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創意動腦:構思解決方法。

製作原型+實際測試:快速測試自己產品適不適合就是先推出原型,並從反饋判斷究竟是問題定義錯,或是問題其實是對的,但解決方法是錯誤。

定義問題這個看似簡單但卻需要透過大量的觀察、反饋才能找到其本質上的問題,實用範圍大至解決公司複雜營運問題,小至甚至我在寫文案也可以運用的上,就像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會思考為什麼讀者會需要看這篇文章?我得出來的問題定義可能是:讀者可能缺乏構思企劃案的思考架構,所以我會以建立思考架構的方向著手寫這一系列文章,接著就是測試各位對這篇文章的反應了。

回到企劃上,作者提到有一個方法讓他的企劃絕對不會退貨,那就是拿一張A4紙,寫下所有你接下來可能會去尋找的資料,並將草稿拿去給主管確認雙方的想法一致,在這個快速製作原型的步驟讓你在一開始就是往正確的方向。

愛因斯坦說:「如果只剩一小時可以拯救世界,那麼我會花55分鐘的時間確認問題,花5分鐘的時間思考解決方案。」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想先用一篇的時間來跟大家說明如何確認問題。

到這邊我以現在我們知道確認問題的重要性,再下一章,我們會談到如何思考問題的脈絡究竟是什麼,敬請期待!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閱讀心得:快速整理重點的9個圖像化框架EP2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

繼上一篇文章之後,我們進行到本書的核心部分,到底該怎麼透過9個圖像化框架來精確表達你的問題?

上一篇文章《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術》快速整理重點的9個圖像化框架 提到了思考企劃的基本元素CCC,建議在看這篇之前可以回去了解這些基本元素,再來,我們可以開始進階使用這項技能,告訴你如何在商業情況套用圖像化框架使你的聽者一目了然,它包含了循環法、表格法、樹狀圖、流程圖、比較法、共通點、金字塔、公式化、比喻法,在這當中我又將他們依照使用時機分類:歸納重點型以及梳理問題型

歸納重點型:表格法、金字塔、共通點、公式化

梳理問題型:循環法、樹狀圖、流程圖

而我會舉我認為最好用的表格法、樹狀圖以及公式化來跟大家解釋。

圖片來源: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

1. 表格法

重點在歸納文字背後的邏輯。我以經理人的文章:想進矽谷頂尖企業工作,需要什麼能力?我在 Facebook 學到的思考方式來嘗試用表格歸納某個述說作者在Facebook中學到老闆的邏輯思考方式:

● 企業:

  • 部門的目標是為了增加在印度的女性用戶。
  • 如果增加這些用戶,我們有○○○商機。
  • 印度女性在社群媒體上最在意的是安全性和○○○,因為○○○數據顯示,○○○。
  • 部門最近開發了一項功能,讓印度女性可以把照片上鎖隱藏。該功能的業績指標是○○○。

● 行銷 :

  • 行銷的目的、策略、做法是○○○。
  • 目標對象分眾、年齡及社經地位、態度、個性、生活型態、夢想○○○。
  • 現在使用 Facebook 的用戶體驗是○○○。不願意分享照片的原因包括○○○等。
  • 產品在市場的定位是○○○。
  • 消費者洞察包括○○○等。
  • 消費者會使用產品的具體好處包括○○○等。情感上的好處包括○○○等。

這邊最重要的就是理解Cell要素有什麼?也就是上面列點出來的要素。

再來我會用表格法歸納

表格法歸納

在書裡作者建議在尋找關鍵元素時,可以想著「什麼和什麼?」,把看似雜亂無章的資訊找到共通點而歸納出重點。我認為這個能力對於整理任何資訊來說都非常實用,當你需要快速吸收資訊的時候,它可以幫助迅速整理出架構,以我來說,我在整理讀書資訊時就時常運用這樣的方法。

2. 樹狀圖

用於拆解問題、找到問題根源以及問題的後果。這個應該大部分的人都聽過,通常在向別人提案的時候很好用,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在世界展望會舉辦的「飲水衛生計畫」說明會議當中提到某些非洲國家的兒童會因為喝了髒水而導致腹瀉,最終營養不良而死亡。另外,四處找尋乾淨水源的兒童也會暴露在受到暴力或是性暴力的對待。根據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如何呈現嚴重性(目標)?

首先一樣先思考Cell元素,如果沒有乾淨的水,會發生什麼事?這時候有

1. 腹瀉

2. 到處找水源

我們可以用樹狀圖這樣表示,在底下能再加上數據佐證,增加說服力。

圖片來源: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

3. 公式化

掌握重點要素。其實這就是常聽到的三分法背後的邏輯,清楚告訴聽者構成要素有哪些,比如說我們講拿鐵:

咖啡公式圖

透過三分結構再加上圖像的方式,你能夠快速地讓聽者掌握重點。

這三個是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最實用也是我在整理重點時常常會用到的技巧,而我認為書中這9個公式都值得讀者們使用看看,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分別套用不同的框架來試看看哪個最符合自己要的感覺,慢慢找出自己的表達風格。

後記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絕對是我會列在商管書推薦的清單當中,以9種圖像化的表達架構來讓我們對整理資訊有更深一層掌握,如果你是想要成為能夠精確掌握重點、想要增加自己企劃說服力的人,這本書絕對非常適合你,在讀的過程中我花了很大量的時間在試著自己畫圖和思考,在日後也需要強迫自己大量的練習才有辦法取得這樣的能力。如果你也是喜歡閱讀的人,那我建議你也可試著整理文章內容來訓練精煉資訊的能力,沒有的話,也可以透過整理網路文章來加強自己的能力,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不缺厲害的人,但能清楚表達自己理想的人卻是少數。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閱讀心得: 快速整理重點的9個圖像化框架-新瑋的斜槓學院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這是一本我絕對會推薦的商管書,如果你也是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迅速整理重點的9個圖像化框架EP1

「所以你想要做什麼?」常常在發表一番言論之後會聽到這句話。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絕對會是我列在商管書群的推薦書單,如果你也是個深受太多思緒、無法整理出重點困擾的人,這篇閱讀心讓你能夠在思考時更有邏輯架構,讓你寫出說服人心的企劃案。

本書的作者朴信榮,過去因為深受太多思緒、無法整理出重點的困擾,在還是職場菜鳥的時候而開始不斷加強如何運用工具來提升自己的表達力,到現在成立了企劃學院,為那些想要提升商務簡報力、表達力的人提供企業、學院的培訓。回憶過去我就自認不是太會抓重點的人,在大量資訊的夾雜支下就會就像是被淹沒一樣,覺得這個好像很重要,那個也很重要,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整理,而我一直以來透過寫作都是在訓練我的大腦來提升精煉資訊的能力,所以,到底要如何讓人在短時間就懂你想講什麼?作者告訴了我們運用人擅長吸收的圖像化是最精準也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在開始靈活運用之前,這張我們先來談論本書的重點要素CCC。

C-Cell元素

Cell(元素)所有事件一定都會有某些有關人事物所組成。假如說你現在正在用著手機,看著我打的文章,那麼你可以想到相關聯的人事物就是你跟手機還有文章,他可以變成像是這樣:

呈現出人事物

在這裡我的經驗是在選出元素之前,你必須先決定自己的目標,否則最後的圖可能會出現許多與溝通主題無關的元素,再來,我們必須開始去思考他們之間的關係。

C-Connection關係

關係(Connection )則是代表各元素之間產生了什麼樣子的關係。本書介紹了作者在11年的商業教學經驗當中最常出現的9個圖示化表示法,包含循環法、表格法、樹狀圖、流程圖、比較法、共通點、金字塔,我在下篇會舉出幾種我覺得特別好用的圖形,這邊就以上面的例子畫出他們的關係。

加上關係

C-Change改變

改變(Change)說的則是對策。這些元素隨著時間會有什麼樣子的變化?我需要做出什麼樣子的對策?不一定要寫到這步,因為重點是傳達資訊,在每個階段結束後確定自己有沒有完成想要表達的東西即可。

講到這邊算是本書的基礎,接下來的圖示化都會是以這個為基礎,我將會挑其中我覺得超級實用的來跟大家解釋,敬請期待《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快速整理重點的9個圖像化框架EP2

《How to take smart note》閱讀心得: 打造自己的知識系統

《How to take smart note》卡片盒筆記法閱讀心得: 打造自己的知識系統

《How to take smart note》卡片盒筆記法這本書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對學習的看法,想像一下你在過去學習任何東西的時候,是不是看完就放旁邊,即使是同類型的東西你也會把他視為不一樣的書籍去學習,但這時你會發現,你的知識是零散的。而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知識應該是要連貫的,而且只要簡單透過三種基本的筆記法。這本是我認為每個人都絕對要讀過有關於學習方法的書籍。

對於如何系統化的學習的感想近日的我特別有感,因為來到一個工作新環境,原本對於學習這檔事一直都還算有信心的我,突然在如此大量的資訊轟炸下,在前幾個禮拜感覺到非常崩潰且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是哪些學習有問題?這感覺有點像是,你連續讀了五本書的新內容,而這五本書的內容你必須強迫記在腦袋裡面且活用在你的生活上,至少到現在還算撐下來了,但這讓我不禁增強了對如何學習這個主題的好奇心,究竟我應該在怎麼做?才能在突然一下子大量的資訊中學習?並整理出自己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帶來效率,我在@瓦基推薦的這本how to take smart note裡面得到了解答,我才理解出什麼叫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直在別人的思維框架下思考:

簡單跟大家講一下How to take smart note的作者是如何做筆記的:

1. Fleet Note

記下所有在學習時得到的所有靈感,用一次就丟掉。

2. Literature note

用自己的話記下知識的重點、盡量精簡,用自己話說出來才代表你了解了。

3. Permanent note

把fleet note、Literature note、跟過去的筆記和想法做整理,並放在一個slip-box(盒子)裡面

這三個是很簡單的架構,但重點的重點是在permanent note,他會把每次學習的Permanet note收錄起來,並與過去的筆記找出連結。你可以想像一下以往我們的學習方式是,是由上而下,比如說我跟你說這本書的重點ABC,你就記在腦袋當中,而下次學習到新的東西,你又會記下DEF的重點,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學習方式,但你會發現知識是個別存在著,而不是產生連結,就算你覺得好像有點關係,但你從來沒有去思考這當中的矛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一直侷限在別人思考框架下的原因,我們沒有找出個別知識的差異點、相同點,去產生出自己的思考系統,而這本書所說的是:「由下而上的思考」。

我的理解是,知識的取得是必須像貪吃蛇一樣,越吃越大,並不斷的串連起來。

就像我前面的例子,當你學到DEF的時候,你需要思考的是跟ABC有沒有什麼關聯?有的話,將他們擺在一起,沒有也沒關係,先擺著,就像組模型一樣,你只是先組了頭跟腳,剩下的會在你累積的過程中逐漸連結起來,自己的系統也在這當中建立起來。

最後分享書中的一句話:「success is make everything in control」,當每件事都可以被安排得當,你會發現你沒有這麼討厭他,反而是喜歡上這種歸納好、整理的感覺。

《銷售聖經》閱讀心得: 說服的鐵律

photo by unsplash

你也害怕主動銷售嗎?但其實這樣讓你錯失很多機會,我們都會害怕被拒絕,怕我們這樣會帶給別人負擔,但你可以仔細思考一下,舉例在買衣服的時候,為什麼有些銷售人員你就會產生好感,有些你會覺得不要來煩我,甚至有時候不是產品本身這麼優秀,而是那個人讓你想要跟他買。這當中究竟有什麼秘訣還是人際關係的法則,以下是我在「銷售聖經」整理出的幾個銷售法則。

替顧客解決問題,而不是下單

把顧客當朋友,而不是下單的對象。想像一下,假如你的好朋友最近面臨低潮,他找你訴苦他最近遇到的鳥事,你會好好的安慰他並告訴他解決方法,還是叫他給你一筆顧問費然後我才告訴你我的想法,如果你是後者,那你可能沒什麼朋友,可能也不適合做業務。但如果是前者,你能解決到他的問題,並提出好的建議,甚至是直接提供資源,那你可能會在對方心中留下好印象,下次遇到問題第一個就會想到你。

當然,想到你之後,你要有能力幫對方解決問題,你要先學會問問題。

問出好問題

這個問題有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一個好問題在於能不能精確了解你想要知道的東西?比如說你是一個行銷公司,客戶告訴你他想要增加社群曝光度,你可能會接著問,你說的增加是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你想要用什麼方式去推廣,假如說客戶回答你說我只是想要多一點客人,那麼你可以說,那麼一個月增加100個客人是你可以接受的目標嗎?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深度剖析你想要得到的答案。想知道怎麼提問,可以到我之前寫的閱讀心得《創意提問力》你只要問對問題,事情已經解決8成了

你的問題有沒有讓對方思考?比如說客戶想要拍出讓人覺得溫暖的感覺的畫面,那你可以問,為什麼你認為你可以做什麼會有溫暖的感覺?你怎麼定義溫暖?是哪些人可以感覺到溫暖?這個會帶領你的客戶甚至是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來到更深的一個層次。

當你深刻了解自己和對方的想法,你需要說出有力量的語言。

銷售話術

話術不是騙人,是帶給別人希望。照片可以拍的很漂亮、文字可以寫的很漂亮,那麼說話當然也可以說的很漂亮。這個部分我在撰寫履歷以及面試的這段期間非常有感,我不會說我「擔任行銷以及公關的職位」,而是「策劃行銷企劃,發想線上線下活動,以增加公司品牌知名度」,這樣看起是有力多了,或是你說「我提供業務服務」,你可以說「我提供產品諮詢,釐清並解決客戶需求」。我認為這個就跟下標題一樣,一個有動感、較誇大的字眼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

後記

我其實不是一個很喜歡推銷自己或是產品的人,但我想這背後來自於自己不夠了解產品(自己)本身,也沒有積極去了解到對方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所以你無法找出當中的特色並去行銷,但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將取得越來越多的信任,讓別人願意購買你的產品也只是隨之而來的事情。

《日常生活手札》經營北商校園研究室犯的3個錯誤

photo by unsplash

如果你曾經想經營粉專,卻不知道怎麼下手,或是已經開始了,但卻遲遲沒有成長,那麼這篇是寫給你的,這是我從去年4月到現在860名粉絲的「北商校園研究室」的經營心得,人數沒有很多,認真來說還算有點失敗,但我希望給小編們一些建議,不要重複我踏過的錯誤,先講最重要的因素:「經營社群一定要有愛,你要能夠希望他們開心」。

急著定義好粉絲團

定位會越走清楚。一開始要開始經營粉絲團的時候,我是帶著一個比較輕鬆的心情在看待,希望以幽默的口吻來傳達學校的事物,成效還不錯,對第一次經營粉專的我算嚐到一些甜頭。但就在貼了幾篇文之後,我認為這不是我真正想要傳達的東西,所以我換了一個方向,開始製作科系介紹還有學校社團介紹的貼文,目的是讓學弟妹們可以更瞭解自己所屬的地方,在這段期間也到了很大的傳散,心裡有種「啊!這是我該走的方向」的感覺,但其實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價值觀之後,我認為我真正想要傳達給學生的是「學校以外的事情」,就像前幾天訪談大學問,他講的一句話我很喜歡:「大學生活,最重要的是大學以外的生活」,也謝謝他們讓我想寫下這篇文,所以我開始選擇傳達「知識性的貼文」,而且我認為這也是我想要的,成效不錯,而且也是我想要表達的,我相信很多人應該不會在一開始就很了解自己想幹嘛,我建議

開始做>檢視價值觀並修正>繼續做>再檢視>找到定位

「這就跟人一樣,你不會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是在測試當中去找到自己。」

那麼找到了呢?你要怎麼用觀眾喜歡的方式傳達呢?

沒有檢視貼文成效

如果不定期檢視,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些元素造就一個好的貼文。一開始如果你的定位還沒有很清楚的話,那我想數據可能還不是那麼重要。但在確認定位之後,請記得要定期檢視貼文成效,思考究竟是哪些元素,標題?類型?圖片?貼文風格?造就了你的成效,哪些會造成比較低的成效,哪些是比較吸引觀眾的題目,如果沒有的話,可能就會像我一樣,雖然方向是對的,但偶爾會出現一些成效極低的貼文,所以我會建議你:

找到定位>貼文類型發想>測試貼文>檢視成效>改變元素>再測試

試著跟觀眾們去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最後我覺得你必須知道,做社群就像在交朋友。

忘記現存的粉絲

顧好現有的粉絲再往外拓。觀眾就像你的朋友,如果你可以帶著這樣的想法,我想你會在經營粉專的時候過的很開心。對於我來說,當遇到成長停滯的時候,會開始懷疑自己做的這些真的對別人有用嗎?但回頭一看,其實已經有一群人正在支持你不是嗎?代表著其實這些人是最值得你真心對待的,其實就像家人一樣,有時候你會忘記他們對你的好,而不斷地向外找尋更多的成就感,但實際上,他們才是成就你現在不可或缺的元素,你要做的應該是能在真心對待他們,並把這份真心繼續往外擴散,想到這裡,就要非常感謝所有支持過北商校園研究室的粉絲們,謝謝你們讓我相信我想傳達的理念是有意義的。

後記

很開心自己當初毅然決然要創立這個粉專,謝謝公關組的老師很支持我做這件事情,還有感謝副小小編團主持人幫助我拍攝很多內容,過程當中不斷摸索自己到底是想提供什麼樣的價值,我想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就像當初教官影響我之外,我也想把這份美好繼續傳承下去。

《駕馭金錢》閱讀心得: 立即改變人生的財務槓桿

photo by @unsplash

「我們都有能力做到,只是害怕自己辦不到。」

你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你或許喜歡寫作、你喜歡拍影片、你喜歡畫畫,甚至你只是很喜歡玩積木。但我們總會有個想法:

「做這些我喜歡的東西會餓死。」

當然包含在寫文章的我也會,於是低下頭找了一份工作,在每個新年時間都告訴自己要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再一輩子當社畜,當回過頭來,發現自己仍然做的焦頭爛額,唯一的放鬆時間就是下班的幾個小時,接著日復一日。如果看到這裡你覺得有感,那麼請接著看下去,這本書將幫助每個人找到你自己的願景、價值,我們都有辦法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光發熱,甚至賺進大把鈔票, 但首先我們先必須先打從心底理解自己。

先發現自己再來賺錢

自己是做任何事情的根本。不論你是要創業、當個美食家、做youtuber還是你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上班族,自己是最重要的核心,他是驅動你做任何事情的齒輪,也就是不斷的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這樣子的信念,才有辦法為你公平的交換價值。

作者把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又可以賺錢的系統分成:願景、價值觀、關鍵成果領域、收入創造工作。

願景

問自己你想要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你想如何幫助其他人?這些願景的原因是什麼?我對願景的想法是,他是廣泛的,他是可以為全體帶來幸福的東西。比如說,我想要留下給世界的東西,是創辦一所學校,即使在我死後,許多人可以因為這個而受益。

價值觀

你驗證過,且認為是你最重要的元素。價值觀和看法不一樣,價值觀會有個排序,而看法,每個人對某件事情都會有看法,但看法尚未被時間淬煉。價值觀舉例像是知識、財富、健康、愛、家庭,在我們內心會有排序,花點時間把你認為重要的價值觀寫出來,他會是驅動你人生前進最重要的因素,必須要記住一件事情,這些東西通常來自「你缺乏的東西」。

關鍵成果領域

你這一生最重視的幾個領域。你需要投入最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些領域上,他可以是人際關係、成為畫家、美好的家庭,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最注重的東西會是,人際關係,個人知識的掌握。

收入創造工作

以創造收入為首要目標,來自你的關鍵成果領域。如果這事業可以為你創造收入,那麼他就擁有最高的金錢價值,能夠以能夠創造收入為目標,去達到最大的利潤,達到之後他能夠為你創造更多空閑的時間。

現在我們知道要怎麼打造收入了,但要如何更有效率的獲得收入?

我們要召喚一下阿基米德說的話:「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整個地球。」

生活槓桿

如果你發現有時候忙完一天,你累得半死,一段時間過後你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那可能你沒有把時間花在對的支點上。如果你想要更有效率的獲得金錢,你必須站在對的金錢支點;如果你想要更有效率的做完事情,你必須找出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想要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你必須在對的時間點,做出對的事情,他其實就是80/20法則,所有事情80%的結果是20%所做的事情造成的,首先,我們必須要生活中早出你的槓桿點,這邊我介紹兩個我認為生活上最有用的槓桿方法。

時間槓桿

完成事情不要問如何做,而是找誰幫你做?這不是說你把事情丟在那邊請別人做就好,自己都不用思考,而是,我需要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就如同所有的企業家一樣,當你聘請了工讀生、業務、行銷,這些人可以運用更專業的知識來替你做事,而你則可以思考更多公司的營運方向。

系統槓桿

SOP讓你做事情更有效率。假如說現在要做一個漢堡, 現在有兩個情境,一個是依照你對漢堡的想像,從烤肉排、烤麵包、組裝食材,每個都憑感覺去完成。另一個情境是,告訴你肉排要煎多久,麵包烤多久,並在1分鐘內要組合所有食材並出餐。請問哪一個會比較有效率?答案必定是後者,這也是為什麼每個企業都要有標準生產流程來達到穩定的品質。以我自己來說,我在寫文章會有自己的SOP,分別是:了解讀者是誰?我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他們看完會有什麼行動,以這樣的邏輯來構思每篇文章。

同樣你可以試著在你的工作上建立系統,比如說你是業務,你可以有一套業務的sop,你是工程師,你可以建立自己一套邏輯的sop,並不斷去優化他。

後記

這本書帶給我很多有關錢的定義,錢是如何在這世界上流動?為什麼有人願意付錢?怎樣才可以賺到錢,讓我最為之熱血沸騰的就是槓桿系統,當我們可以越系統化一件事情,你就可以越有效率的做完一件事情,而且這項技能是可以傳授其他人,當你傳授其他人,你可以再把時間拿來完成更多的優化。如果沒有頭緒,試著從自己的生活以及可以幫助到別人的事情開始吧!

《財商的知識大補帖》五本財商書籍所教我的普世智慧

photo by unsplash

眼睛一睜開,我們來到辦公室,做著每天重複的工作,接著下班打卡,人生似乎就是這樣為了錢而生活。以前的我也是這樣的觀念,認為乖乖領一筆薪水,存下來,等著未來成立家庭的時候有錢可以用。但為什麼世界上20%的有錢人,卻可以佔盡80%的財富?這也是我為什麼我開始閱讀財商類的書籍,因為背後其實還有一大片未知的領域尚未去探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在讀了5本財商書籍之後所了解的共同觀念,其實就套用我們常常說的開源、節流。

開源分為創業跟投資。創業的觀念在「窮爸爸、富爸爸」裡面說到,你要做的是購入資產,而不是買入負債,資產就是會「為你帶來收入的東西」,比如說你向批發商購買衣服到網路上販賣,這就是一種資產,或是購買股票,股票為你帶來收益,這就是資產。相反地,負債就是你需要支出的項目,比如說你的娛樂費、旅遊費,治裝費。而「絕大多數人賺錢是為了花錢,富人賺錢是拿來再賺更多錢」,這就是所謂的錢滾錢。但,現實上,創業也不是一個入門的學問,如果不做好市場調查,隨便投入也可能讓我們損失慘重,我想一般人,最能接觸到就是投資金融市場,這又是另一個人們爭相分食大餅的一個領域了,這邊就來講講我從財商書籍所學到的幾個投資觀念。

分散風險,做好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基準取決於你的風險愛好程度、年紀,舉一些最常見的就是股票、債卷、不動產信託基金,甚至是分散在海外的金融商品,越年輕的人當然有辦法承受更多的風險,這時候你就可以多一些資產配置在股票等風險性較高的金融商品上,但確認一個原則,就是你所做的分配要「讓自己睡得著覺」,指數型基金可以幫助你。

指數型基金是唯一可能打敗市場的投資。市場已經被證明是沒有規律的,也就是你從過去的走向無法判斷未來,所謂指數型基金包含了幾乎市場上所有的股票,簡單來說他已經幫你分散了風險,以歷年的績效來說,穩定投資指數型基金已經會比50%以上的投資人得到更好的報酬,當然投資最難的不是這些投資知識,而是旁人對你的影響。

忽略身邊的各種財經訊息。股市的價格是立即反應當前的狀況,也就是說,當你看到聽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其他投資人所反應出來的價格了,接下來你應該知道,這就像蒙眼睛射飛鏢一樣,運氣好射中紅心,運氣不好就完全偏離目標,即使投入後有損失也是一樣。

注意損失規避的心理。在持有股票的時候,肯定是會遇到下跌的時候,這時你應該做的不是馬上脫手,而是再買進。想像一下,假如你非常熱愛麥當勞漢堡,當漢堡價格下跌的時候你會怎麼做?你肯定是會買得更多,股票也是一樣。

在我們了解投資的幾個原則之後,我們來到最重要的觀念,儲蓄,也就是一開始說的節流。

節流為投資之首,運用複利效應。錢滾錢,越多的資金有越高的獲利報酬,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存錢的原因,一年存下的更多的錢,能為你再下一年得到更多的投資報酬率,就跟學習一樣,短期你或許看不到太大變化,但長期下來能獲得的報酬非常可觀。我自己節流的方式是就是沒有必要的就盡量不去買它。

其實在接觸財商書籍以前,我對於錢的感受是厭惡的,覺得每個人都在為錢爭來爭去,為錢吵的不開心,自己不想要去淌這灘大人們的混水,什麼股票、期貨那些都是危險的存在,再加上受到過去的教育告訴你的是,領一份好薪水,慢慢存一筆錢,似乎照這樣做,人生就會順順利利。但背後反映的似乎是自己不願意去學習一個新的領域,而選擇禁錮在原本的價值觀當中,在閱讀五本財商書籍之後才發現原來背後還有這麼深的知識,也讓我對剛成為新鮮人的我對於投資更有方向。

《日常生活手札》2021對於愛的反思

photo by unsplash

愛因斯坦寫給女兒的一封信說到:⁣

「此力量包容並主宰其他一切,他存在於宇宙中的一切現象背後,然而人類還沒有認識到他。⁣

這個宇宙的力量就是『愛』。」⁣

愛是無限大,他X任何東西都可以無限大。⁣

這是我在2021常常在思索的課題,也是我最大的收穫。前幾天跟教官聊到:你認為有沒有無條件的付出這件事情?他認為有,而且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而且那個東西就是利他,而利他就是愛。我們會因為自我滿足而去做某件事情,但同時我們也會因為他人的利益而去做某些事情,這是純粹的想為他人好,這是一種自我產生的滿足感。⁣

我反思了一下,這不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最需要的熱情嗎?工作雖然很苦很累,但當你發現你所做的事情是有辦法對別人做出貢獻,你會覺得辛苦好像值得;為什麼當你在跟一個人吵架的時候,你想想對方的好,你突然就不這麼生氣了?因為對方的好讓你有了繼續愛對方的力量,他讓人類開始合作、開始互助而能持續壯大。⁣

最近讀到「富蘭克林自傳」說到:⁣

「他可以對一個自負的人包容,倘若這個可以讓他當作是慰藉,並感謝上帝的話,那麼這跟自命不凡不一樣。」⁣

很自負、自我的人對我來說一直是很難接受的人,我想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情形常常發生在溝通上,或許也是因為過去接受的打罵教育讓我對這樣的人更加的反感,但這句話讓我開始思索, 如果這樣可以讓你感覺好一點,好吧,那我願意退一步。這裡先不要考慮奴不奴性的問題,而是愛(利他),能不能讓人更有前進的力量?書中有提到一個故事,富蘭克林過去在印刷廠工作的時候雖然跟工人們處得不好,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仍然為他們解決,最後他成為工人們景仰的人,我想這也是一種愛。⁣

我不認為23歲的我已經理解愛這件事的本質,仍然會在自我跟利他之間拉扯,但我相信每個人內心都有這股力量,一股持續讓人們持續前進的力量,我希望2022也能因為愛,而一點一滴改善自己的生活。⁣

《富蘭克林自傳》閱讀心得: 造成人類幸福的不是什麼千載難逢的巨大幸運,而是每天改善的生活細節

photo by unsplash

「造成人類幸福的不是什麼千載難逢的巨大幸運,而是每天改善的生活細節」這是我看完富蘭克林傳感受最深的話,書中還有提到很多名言佳句,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但最終可以看到最根本的性質是改善。

我常常在思考,幸福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會感到快樂?市面上研究有很多,提供增加幸福感的方法也很多,但大多數的人們終究還是被不愉快的事情給淹沒,但為什麼有人就是可以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快樂,並成就更偉大的事情?我認為的關鍵在於,有不幸福,才有幸福的空間。每個人生長的背景不一樣,能帶給各自幸福跟不幸福的事情也不一樣,沒有所謂絕對幸福的狀態,人生最快樂的永遠都是持續改善,最後獲得幸福的循環,這是一種幸福的複利效應。

富蘭克林一生追求的是良好的品德,而內在品德則是造就人幸福的關鍵,他曾給自己設下13項鐵律,在人生中不斷地改善他們。

包含

  1. 節制: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2. 沈默:言必於人於有益,禁止無益閒談
  3. 秩序:一切東西都有安排,日常事務何時起,何時完,自有安排。
  4. 決心:決心要做的事堅持不懈
  5. 節儉:用錢必於人有益,戒除浪費
  6. 勤勞:每時每刻做有意義的事情,戒除不必要的行動
  7. 誠懇:不欺騙人,為念正義,說話也該如此
  8. 正直:不做有害他人的事情,不要忘記履行對他人有益的應盡義務。
  9. 中庸:避免極端,如果受到應得的懲罰,要容忍,勿發怒
  10. 清潔:身體、衣服力求清潔
  11. 寧靜:勿因小事、無法避免的事驚慌失措
  12. 偵結:除為了健康或生育後代,不行房事,不可房事過度傷害身體,不要損害他人安寧或者名譽
  13. 謙遜:仿效耶穌和蘇格拉底

你會發現,這幾項品格有個共同的道理,就是我們要學會約束自己當下的慾望,我們會想要當下的快樂,但通常這些隨之而來的是懊悔。當然,這世界不會有完人,就連作者富蘭克林花了一輩子的時間追求都無法達到。但就像開頭所說的,你如果願意持續改善,他會越來越好,你離所謂的幸福也會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