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就像一個預測身旁同學未來發展的競賽,壓對了,跟他搞好關係,你在未來可能就會擁有巨大的收益,但押錯了,他可能以後還會跑過來跟你借錢。
我一直以來對於股市保持的態度一直是保留的,過去的研究告訴我們它就是一個不確定性極高的市場,前人幫你證實他沒有所謂的規律可言,如果花一堆時間在研究它,那我豈不是浪費太多時間在上面?畢竟他就是由人性組成的地方,你永遠都無法猜透一個人到底在想什麼。
但我在想的是,這麼多人在金融市場來來去去,甚至可以說這個社會就是由金融資產一手建立起來,你不理解他,你就不知道社會是怎麼運作的,就算不喜歡,我也至少要去理解他的邏輯是什麼?當一個人對某個東西一無所知的時候,這才是最可怕的,這表示你有可能任人宰割。這邊就來分享一下我從「投資金律」當中得到一些觀念。
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
書中提到投資就兩個目標,要嘛是盡可能擴大致富機會(風險高),要嘛就是降低失去錢的機會(風險低),我們人就是在無止盡的慾望和減少損失當中拉扯。就好比你現在正在猶豫應該要自己出來創業,還是領穩穩的薪水,創業成功好像可以大賺一波,但失敗太恐怖,穩穩領薪水好像也不錯,股票市場就是這樣。
爛公司通常是好股,好公司通常是爛股。這觀念很好理解,當股價越低點的時候,你買進,那麼他上漲的空間就很大,但如果是已經是大家都看好的公司,那麼股價就一定在高點,這時候進去賺的利潤也相對的少。但有沒有辦法找到低風險高報酬的規律?事實證明,股市是無法預測的,但長期來看(20年以上),有一種股票的投資組合績效會是最好的,那就是指數股票型基金,最常見的就是美國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也是大家常聽到的ETF,透過把股票均勻分散在各個大公司身上,用以打平各家公司漲跌的風險,比起投資其他某特定領域的股票,長期來看,這幾乎可以保證擁有不錯的投資報酬率。
這其實讓我想到專才還是通才的問題,如果你是一位專才,通常風險會比較大,因為一但那個行業開始沒落,那麼你就會失去工作,但跟上時代的趨勢已經足夠讓你賺足一筆資金;但如果你成為一位通才,那麼一個工作消失,你還具備其他的技能,長期發展通才的結果是相對具有優勢的,但你需要花更久的時間來培養各個技能以達到能夠產生收益的地步。但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通才還是專才,比例因人而異。
書裡面有提到一句話:「獲利的關鍵是:不要太在意各類資產在逐年的表現,你要看的是長期投資績效,而且長期來看,市場會獲得均衡。」
股市看起來起起伏伏,到最終都會到達均衡的狀態,也就是你投入的成本和報酬會打平,所以長期來看,你幾乎根本是不會虧到錢的,但誰投入股市是想為了打平?重點是我們要如何規劃投資組合?
決定你的投資組合
書中提到的方式有幾個:
- 風險承受能力決定你的組合。資產只有分為高風險高報酬和低風險低報酬資產,所以你的承擔風險能力,也就是你的心臟大不大顆,決定了你的投資組合應該是怎樣,而獲利表現就取決於你如何配置。如果你是比較愛好風險的,那麼你當然可以增加風險性投資(比如說小型和價值股票),那如果你是厭惡風險的,你最好多一些保守的投資,包含債券,以及前面說到指數股票型基金。但整體而言,你應該持有大型的資本股的狀況中,在成長型和價值型股票作出平衡,就像我一開始預測同學未來發展的競賽當中,你應該要先把大部分壓在那些成績和各方面表現好的同學,其他均勻分配在你認為有潛力的人身上。
- 找出全球性的股票組合。指數股票型基金長期下來獲利最好,是因為平均分攤了市場風險,道理一樣,如果你能把風險再平均分攤到國外投資,那麼會獲得更好的報酬率,但請記得,這都是以長期(20年)以上來看。但你必須承擔的風險是,國外的投資狀況會跟國內不一樣,還有國外交易費的問題。
- 了解各項產業類股。基本上你投資的股票大部分都會是科技、汽車、銀行以及航空的相關類股,而投資特定產業的風險就是,一但那個產業遇上了危機,很可能一瞬間化為烏有。
其實我認為股票市場就是在考驗我們做選擇的能力,我們都想知道,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利益最大化?其實這就跟每個人的個性一樣,個性愛好冒險的人,他可能會想要有挑戰性的工作,一個比較保守的人,可能會選擇比較穩定的工作,所以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個性去做好選擇。但更重要的觀念就是前面提到的,不要太在意各類資產在逐年的表現,你要看的是長期投資績效,不要因為短期遇到的事情就過度驚慌或是被利益沖昏了頭,長期下來,穩定地投資才是績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