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手帳》職場必備邏輯思考5步驟!到底要怎麼邏輯思考啦?

最近在哲學youtuber超級歪的頻道中學到何謂邏輯思考五步驟,分別是

  1. 發現問題
  2. 定義問題
  3. 大膽假設
  4. 套用假設
  5. 小心求證

我個人覺得定義問題是最難的地方,因為一但你定義錯問題的核心,你很可能是往錯誤的方向去進行,所以要如何找到問題的核心?就是運用5why去找到問題的本質,但有時候如果你只是憑空思考,很可能找到錯誤的原因,你要從實際觀察當中去問。

問題的核心有時會出現在人的行為當中。比如說為什麼粉絲團的經營停滯了?你可能會猜測可能是內容不夠有趣,所以你在思考如何增加更多的活動企劃,這可能會有效,但如果妳去實際訪問你的受眾,你或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比如說粉絲原來其實大部分都是喜歡你分享你的生活,貼文反而是其次,所以問題的核心其實是你要怎麼增加自己日常生活的分享?這部分如果想知道更多推薦去看我之前分享過的「厚數據的創新課」,裡面提到「以人為本」的思考學。

所以如何思考問題?我認為可以分成「跟人有關」、「與現象有關」。

人的思考太複雜,在實際人的互動中才能找到問題點。比如說怎樣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客戶?你可能會認為問題的核心是你拜訪的數量要再增加,但實際上你可以去詢問看看之前拒絕你的店家的意見,一樣運用5why去了解當時他們的內在想法,你可能會發現原來是你在拜訪時的用詞沒有這麼吸引人,這時你就發現了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本質。

跟「與現象有關」,這時候就可以用5 why去推理。比如說為什麼這家餐廳生意特別好?因為他們餐點做的好吃。為什麼他們餐點可以這麼好吃?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招牌義大利麵?為什麼他們的義大利麵好吃?因為醬汁是他們的獨門秘方。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獨門秘方?因為他們是經過不斷測試和微調,那麼這家成功的本質就是他們不斷測試獨門秘方的精神。

講到這裡,這只是對「定義問題」的大膽假設,它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套用假設」,用我過去解決問題經驗來套用我的假設。套用假設分別有演繹法和歸納法。

歸納法:用過去觀察到的經驗來歸納總結。比如說:你大膽假設紅燒牛肉麵好吃的關鍵在於豆瓣醬,你也去實際看過每家賣的很好的店家都有這個醬料,那麼我就可以歸納出這是做出好吃牛肉麵的的不二心法(只是舉例XD)。

演繹法:前提必然支持結論。舉例來說煎出一塊好吃牛排的前提是熟度掌握+醬汁,如果少了其中一個我就不能說他是好吃的牛排(牛排熟度沒有控好真的不行)。回到我的問題,找到問題本質的前提是要能解決問題,如果我提出的「與人有關」以及「與現象有關」不能解決問題那就代表是錯誤的。

最後你必須小心求證。求證就是不斷實驗的過程,你要特地製造一個環境去驗證,比如說,你可以把牛排分成「過熟、有醬汁」、「沒那麼熟、有醬汁」、「五分熟、沒醬汁」等等去測試你的假說,答案不會立馬出來,但實驗好玩的地方就在這裡,但當你能夠「自己歸納出一套假說」,背後會帶給你極大的成就感。

「不只是別人告訴你的,而是能從自己的經驗當中推理出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